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李博)第四屆北京城市更新論壇“政策交流研討”於日前舉辦,會上發布了《北京市城市更新項目規劃土地政策應用案例指引》(簡稱《指引》),旨在更好發揮政策效能,讓城市更新項目“推得動、走得快”。
據介紹,2023年3月1日起,《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正式施行,為首都城市更新提供了法制保障。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相繼出台多項配套規劃土地政策,助推全市各類城市更新項目建設。
為更加直觀反映規劃土地政策在城市更新項目中應用情況,幫助各類市場主體、各級政府部門進一步了解並用好用足相關政策,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組織編制了《北京市城市更新項目規劃土地政策應用案例指引》。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布的《指引》收錄了19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涵蓋居住類、產業類、設施類、公共空間類、區域綜合性城市更新等類型,將11項城市更新條例配套規劃土地政策轉化為“看得見、用得上”的案例指引,把政策條文轉化為“項目能參考、基層能指導”的操作手冊。
此次北京城市更新論壇“政策交流研討”活動以“攜手,高質量城市更新”為主題,包括主題分享、權威發布、圓桌論壇等環節。
會上,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馬綮鴻圍繞“北京市城市更新領域政策機制改革與創新”作主題分享。他表示,北京始終以減量發展為前提、提質增效為核心,致力於通過城市更新走出一條存量時代高質量發展新路。面對空間功能錯位、審批治理脫節等難題,北京將依托政策體驗官、集成服務系統、更新聯盟,持續完善土地、資金、審批、治理配套,輸出可復制、可推廣的“北京經驗”。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石曉冬圍繞“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項目實踐探索”作主題分享。他說,當前北京城市更新進入關鍵階段,示范項目實踐成為推動政策落地和制度完善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間,北京採取全市遴選示范案例的方式,以“落實城市總體規劃,有利於完善城市功能、塑造活力空間、改善民生福祉、體現多元參與,並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和示范效應”為原則,從大量城市更新項目中找到有代表性的項目,挖掘特點,梳理路徑,累計選取示范項目超400個。
石曉冬表示,城市更新需要從點狀突破逐步擴展到片區統籌,既要回應多元訴求,也要兼顧歷史遺留問題、規劃優化、成本與效益平衡。未來,北京市將從試點邁向片區化,持續推動制度創新和實踐深化,為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在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圍繞“城市更新中的規劃土地政策的應用與創新”主題,展開深度交流。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交流會傳遞城市更新改革動向、發布市級部門城市更新舉措、宣傳企業項目實施成功經驗,為北京城市更新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方向指引。希望借助本次交流契機,讓政策更貼近實踐,推動更多城市更新項目落地見效,共同探索城市更新的“北京路徑”。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